沉積變質型鐵礦是指前震旦紀沉積的條帶狀含鐵建造經區域變質作用改造形成的鐵礦床。
該類鐵礦是我國最重要的鐵礦類型,其查明鐵礦石資源量占全國鐵礦資源總量的55%,我國11個特大型鐵礦中8個是沉積變質型鐵礦。沉積變質型鐵礦主要為磁鐵礦礦石,易采易選,是我國鐵礦生產和供應的主體,是利用率最高、開采規模最大的鐵礦類型,也是最具找礦潛力的鐵礦類型。在所有鐵礦類型中,沉積變質型鐵礦的勘查、開發及資源潛力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中國如此,全球亦如此。
因此,沉積變質型鐵礦的成礦理論、控礦規律、成礦預測技術等制約找礦突破的關鍵要素,一直備受地質工作者關注。我國沉積變質型鐵礦向斜(形)構造控礦理論的創新、賦礦規律的認識,到地質物探綜合找礦預測模型的建立、完善和廣泛應用,經歷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的復雜過程,這一重大地質科技創新成果對我國鐵礦資源量大幅增長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沉積變質型鐵礦所處的前震旦紀沉積變質地層,其巖石類型主要為片巖、片麻巖、磁鐵石英巖,是沒有時代信息的啞地層,也沒有反映地層關系的標志層。加之上世紀五六十年我國前震旦變質基底地區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度極低,因此,對地層傾向大多近乎一致的古老變質巖,地質工作者普遍認為礦區構造為單斜構造,鐵礦層之間的關系為上下關系,鐵礦控礦構造為單斜構造。
但經過解放初期全國鐵礦勘查大規模投入,發現了個別向斜構造控礦的案例:如山西尖山鐵礦,通過地質填圖,在地表圈出一個向斜和一個背斜,鐵礦層分布于尖山向斜內,1959年通過鉆探完整圈出向斜控制的鐵礦體,并在向斜軸部發現233米的厚大鐵礦層。經太原鋼鐵礦公司504隊王浩銓、山西省冶金地質勘探公司李傅德、余中平等進一步工作,累計探獲3.5億噸的大型礦床。
又如北京密云沙廠鐵礦,地表存在分布不連續的三條鐵礦帶,五十年代末北京地質局盧惠華等提交的《沙廠鐵礦床地質勘探報告書》,根據地表鐵礦層傾向不一致,否定了前人單斜構造觀點,提出Ⅱ、Ⅲ礦帶組成緊密褶皺構造控礦的認識,在Ⅱ、Ⅲ礦帶之間的低緩磁異常驗證為礦致異常的基礎上,經系統鉆探揭露,查明了區內的褶皺構造,鐵礦層完整地展現出向斜(形)構造形態特征。使得該區新增鐵礦資源量5000萬噸。
上述兩個礦區的勘查結果顯示了向斜控礦的基本特點,盡管僅僅是個例,但為區域上進一步認識前震旦紀基底構造特征、總結沉積變質型鐵礦的賦礦規律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1973年11月,首鋼勘探隊劉煦在“全國前寒武紀沉積變質鐵礦地質科技協作會議”上發表了題為“河北省遷安鐵礦地質特征”的論文,首次明確指出:“前震旦系的主要褶皺形式是以一系列復雜的線狀緊密褶皺為主,而不是過去所認為的簡單單斜構造”,并率先建立了水廠南山、北山向斜(形)構造模型及礦區、礦床褶皺構造模式。
發表評論 |